政协原阳县十届一次会议(第014号提案)
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10日
提 案 人:
房向南
通讯地址:
河南大迈六宝冷链物流仓储有限公司
案 由:
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发展冷链物流行业的建议
理 由:
近年来,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,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,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日趋旺盛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“全链条、网络化、严标准、可追溯、新模式、高效率”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,能够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要,促进农民增收,保障食品消费安全。
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》, 明确提出要“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,加快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;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,构建服务国内产销、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,建设设施集约、运输高效、服务优质、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”。
伴随着国家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,冷链物流项目纷纷上马,各类冷链物流相关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。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,各级政府意识到冷链物流对于保障基础民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,发展冷链物流产业、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,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。现实的有利条件,一是区位优势。原阳与郑州一河之隔,五桥相连,是以郑东新区为核心的“半小时经济圈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郑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。国道107官渡黄河大桥、京港澳高速纵跨南北,郑焦晋高速、327国道、310省道横贯东西,兰原高速、安罗高速、郑济高铁预计明年通车,长修高速、郑新快速路开工建设,铁路、公路高效衔接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即将形成,自县城驱车3分钟进入全国交通主干网,25分钟即到新乡,30分钟可达省会郑州,40分钟可抵新郑国际机场。二是产业优势。原阳县产业集聚区的中央厨房产业园是目前国内主题最明确、规模最庞大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,已汇集了70余家国内著名餐饮和食品企业,激活并带动了我省食品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。2019年,原阳县中央厨房园区进口总量达到34642.8吨,而同期经新郑口岸的肉类进口量为40192吨,园区占到了86.19%。随着正在规划中的中西部牛羊产业园的落地,经初步测算,全区企业所需年进口量不低于50万吨,使得整个园区进口肉类占据河南省半壁江山。三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优势。2021年2月,新乡制定了《原阳区域物流枢纽(节点)建设方案》,将原阳保税仓物流园列入区域物流枢纽(节点)名单,重点推进冷链物流、快递物流、电商物流、保税物流发展,鼓励发展生鲜冷链定点定期配送新业态。目前,海关保税仓、新乡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项目竣工在即,已基本具备成为冷链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。
建 议
1、大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积极融入以郑州为中心城市战略,持续完善与郑州公路交通、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对接,促进交通设施全领域协同发展。实施区域交通快速畅通建设,积极协调解决道路收费等城市间交通壁垒问题。承接冷链物流枢纽功能,在我国东南西北中转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互通的作用。
2、建设中国中部区域进出口集装箱中转堆场。在新乡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冷链云仓综合体的基础上,建设中国中部区域进出口集装箱中转堆场,控制集装箱空放现象,减少物流浪费,使得综合体真正成为承接郑州、辐射中西部的枢纽型基地。
3、制定我县《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规划》,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、生产分布、人口密度、区域布局等因素,避免小、散、乱冷链物流项目无序发展。同时,不断提升智能化、自动化冷链仓储的占比,有效节约土地资源,满足鲜活农产品高效存储的需求。同时,尽快构建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,完善仓储建设、运输、流通加工、包装、配送等规范。
4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,加大对重点民营冷链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;制定冷链物流相应的补贴政策,并快速落地。当前,参与建设冷链物流仓储基础设施的企业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多,建设初期缺少抵押物,金融部门对应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金融类产品缺失,导致融资难。这其实是观念出现了偏差,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国家社会财富,理应得到金融部门的敞开支持,但对于社会财富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应只从风险角度来考虑。
5、大力培养、引进冷链物流行业人才。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人才缺口大,一线操作员工,中层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均存在缺口。在政府就业指导中,应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人员的培训,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储备。设立专项人才引进政策,大力引进既懂物流,又懂制冷,也了解相关商品知识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。
审查意见:
立案 转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